在2002年瑞士国家展览上金钱和其价值曾是一个主要题目
RDB
瑞士是一个富足的国家,然而这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小国,是怎样成为一个富裕之国的?针对这个问题瑞士资讯swissinfo.ch采访了苏黎世和巴塞尔大学的经济历史学家Tobias Straumann。
此内容发布于
2010年10月27日 - 09:07
8 分钟
Pierre-François Besson
这位研究经济历史的学术专家曾在《国民经济》杂志上,将瑞士的国际竞争实力和“瑞士样板”给以高度评价。
他说瑞士之所以成为一个富国,与运气、教育资源和拥有避免犯错的艺术等几大因素分不开。
swissinfo.ch:没有优良的环境就不可能成功,这是经济历史学总结出的经验。那么瑞士在过去的百年中,遇到什么样的境遇,才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?
Tobias Straumann:和平是第一因素。瑞士有幸逃过了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乱。第二,瑞士位居富裕的欧洲境内。与有经济实力的邻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-比如,德国、法国、北意大利。但这并不是瑞士努力的结果,而是纯属运气。
swissinfo.ch:富裕的周边环境和一个有效益的德国中心银行……
T.S.:德国是瑞士最重要的贸易伙伴。这个邻瑞士北部的国家有着与瑞士类似的货币政策。而正是这个灵活的货币兑换系统带来了经济的稳定。今天欧洲中心银行必须为整个欧洲制定出货币政策,这一货币政策带有很大的多相性。各国与中心银行的距离虽然有所增大,但是欧元的引入为欧洲包括瑞士带来了更大的稳定性。但是这种状况也有可能变化(现在希腊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负债状况就是个先兆)。
swissinfo.ch:那么移民呢?
T.S.: 移民在瑞士有着漫长的历史。自瑞士变革时代起就有很多精英人才被吸引过来。外来的人才首先来到瑞士西部,继而抵达达尔文学派的日内瓦、洛桑和纳沙泰尔,之后来到了瑞士德语区。没有这些移民(最初主要来自法国),瑞士不会有今天的发展。这些流亡者为瑞士的经济在17-18世纪带来了一场革命。19-20世纪欧洲的不稳定局面和瑞士经济的吸引力,令精英人才涌入瑞士,这对于瑞士是一个很大的优势。
swissinfo.ch:缺乏原材料是瑞士的又一大优势?
T.S.: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很大程度上与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挂钩。19世纪对于英国和比利时来说,拥有很多的煤矿资源是一种幸运。但20世纪却变成了缺点,这两个国家在改变经济结构并向现代化、革新工业发展时遇到了困难。而瑞士的自然资源“只有”水。也正是因为所有的原材料都必须从国外进口,所以为了在世界市场上立足,瑞士的工业取向则侧重了价值的创造,同时必须注重经济的多样性。
swissinfo.ch:这么说瑞士是凭借运气发展起来,但是光靠运气也不行。一个国家的形象也与教育资源分不开,瑞士是否重视教育?
T.S.:的确,瑞士自改革时代起就是欧洲的文化中心。瑞士接收了很多知名的伟人,比如来到了巴塞尔的荷兰神学家伊拉斯姆。但是瑞士本身也有喜爱革新的思想家。最大的变化来自19世纪,瑞士引进了义务教育,并创办了大学、职业和技术学校。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进步。在同一时期瑞士也从德国移民者身上受益匪浅。与大科学中心如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得到了长久的维持。苏黎世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直到今天都属于欧洲最好的学院,它们都是19世纪瑞士雄厚教育基础的遗产。
swissinfo.ch:瑞士的经济也受益于能够避免错误,这里指的是什么?
T.S.:瑞士政体非常稳定并且不允许过多的变化。瑞士实行联邦制和直接民主,制定经济计划和实施经济计划都不太容易,在整个20世纪一直维持这样一种状态。在过去的100年中,瑞士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壮举。但经济却在稳步地增长。而以英国为例,这个国家尝试了各种治国之道,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,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专制,再回到自由主义。这样的不稳定局面造成了生产力的下降。欧洲的小国家与德国、意大利和法国相比都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。
swissinfo.ch:您曾表示社会福利和较少的国家债务为瑞士的富足打下了基础,您认为2010年的情况还会如此吗?
T.S.:是的,瑞士体制上的优势表现在经济政策上,尽管有些单调,但是却很有效益,这一点体现在瑞士在危机时期的收支平衡上。瑞士对于精英人才的吸引力依然不减当年,比如苏黎世就深受德国人喜爱。这一优势直到今天依然发挥作用。瑞士资讯swissinfo.ch,Pierre-François Besson
瑞士经济
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五。在国民消费能力上,排名第八。2007年瑞士的人均全民生产总额为56651美金,比英国人多49%,比德国和法国分别高45%和40%。瑞士全民生产总值中70%来自于服务业,28%来自于工业(化工、机械、制药、钟表业)。瑞士的经济非常侧重出口,最重要贸易伙伴为欧盟(包揽62%出口,79.5%进口)瑞士99%企业为中小企业,员工人数少于250人。
动力
瑞士全民生产总值在1920-2008年之间从5300万增长到4.92亿瑞郎(根据2000年的数据)。这意味着每年增长2.5%。同时瑞士的人均全民生产总值也由13790增长到64357瑞郎。相当于增长1.8%。人口也从388万增长到770万人。在职人员从187万增长到449万人。
阅读最长
相关内容
瑞士媒體:中國何時打台灣?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
更多阅览 瑞士媒體:中國何時打台灣?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
相关内容
外交事务
瑞士四成居民有移民背景-他们都是些什么人?
更多阅览 瑞士四成居民有移民背景-他们都是些什么人?
相关内容
海外瑞士人
住房短缺是许多城市的问题
更多阅览 住房短缺是许多城市的问题
相关内容
数字民主
社会评分:西方正在步中国的后尘吗?
更多阅览 社会评分:西方正在步中国的后尘吗?
相关内容
医药供应链
美国关税引发担忧:中国、印度仿制药或遭波及
更多阅览 美国关税引发担忧:中国、印度仿制药或遭波及
讨论最多
下一个
以前
相关内容
讨论
提问者:
Benjamin von Wyl
你认为公共资源在当今世界有多重要?
面对全球化经济,共同物品或共同财产是否仍然重要?
参与讨论
2025年06月20日
6
留言
查看讨论
相关内容
讨论
提问者:
Benjamin von Wyl
您愿意无偿为地区或国家提供志愿服务吗?
在瑞士许多人自愿义务承担政治义务,却不能以此为生,这是典型的瑞士政治体系中所谓的民兵制度,您能想象当官不拿工资吗?
参与讨论
2025年04月09日
18
赞
20
留言
查看讨论
相关内容
讨论
提问者:
Marc Leutenegger
您居住的地方,有住房短缺和房价上涨的问题吗?
瑞士住房危机越来越严重,而政治家也没有找到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,在您居住的地方也有住房危机吗?请给我们留言。
参与讨论
2025年04月25日
54
赞
60
留言
查看讨论
阅读最长
符合JTI标准
相关内容:
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.ch得到新闻信任计划的认证
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。
请加入我们!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,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,请发邮件给我们:chinese@swissinfo.ch。
阅读更多
下一个
以前
相关内容
教育-经济复兴的关键
此内容发布于
2009年12月01日
瑞士经济联合会(Swiss Business Federation/economiesuisse)预测,国民生…
更多阅览 教育-经济复兴的关键
相关内容
2009-2010瑞士经济回顾与展望
此内容发布于
2009年12月30日
这一年的经济发展尽管比预期得要好,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失望。经济专家预测,明年的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,而金融业…
更多阅览 2009-2010瑞士经济回顾与展望
相关内容
瑞士经济发展将放缓
此内容发布于
2008年01月03日
瑞士未来两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会低于2%,略弱于今年。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(Seco)预测,明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仍…
更多阅览 瑞士经济发展将放缓